《洪震宇 專案講師——深頁十堂寫作課 第9期》 10/24 結構力
經過昨天的課堂我才意識到在創作時的我是以倒金字塔的方式在思考。
我喜歡找資料、並將其整理記錄,這已經成為我無形的習慣。我能將本來想到的幾個素材展開,他會因為資料的收集與靈感的發想變得龐大,但是在過程中一層一層的挑選整理,最終他就又會成為一個有結構且清楚的內容。
簡單的是複雜的極致
這是昨天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這是昨天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這有點像是在創作時的狀況,當你有很多很多的靈感與材料想要發揮,但是下筆的瞬間卻遲遲無法下手,為什麼?
以服裝穿搭配色舉例來說,黑白是最簡單的搭配,但是當你加上其他顏色他會協調嗎?不一定,像是少量的金、銀的配件就非常適合,並且成整體上的一個的亮點,但是一大片的金會好看嗎?這就見仁見智。
所以當你什麼東西都想加一點加一點,反而顯得雜亂不搭嘎,不如讓他簡單化會更吸引人。
結構思考的邏輯
這個對我來說有點困難,我能夠將自己的創作的觀點與結構抓出來,但是當我要去將他人的文章這麼做卻沒那麼簡單,就如同昨天實作時我能夠抓住相對簡單的重點與連結,卻無法說出三者的所共有的觀點。
這個我想了很久,我猜想或許是我已經習慣有主題段落的文章,所以雖然有難度,不過這或許在邏輯思考上是個很好的練習方式。
從無意識到有意識
昨天上課時我突然想到,原來我的工作內容早已與結構力密不可分。
我的工作有影片剪輯一項,往往二十多分鐘的內容得刪減到十分鐘左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抓重點,怎麼讓閱聽者清楚簡單地看到影片的重點,以及怎麼讓他們有興趣看下去。
從本來無意識的使用,現在有意識地去運用,我想在這對工作上來說會更有效率。
2018.10.25 鈴